3月8日12:00各团体、各街坊代表在爱育善堂东厅荟萃“晋谒军政府各总裁及督军省长要求从速指令市政公所速改门路务达目的尔后已。”
一、由各街店肆联盖图章呈请督军、省长维持。
三、如门路必须更改则请将西濠入口孔道留足宽度免碍船只并将六街傍渠锹浚以助宣泄。
清末广州的河涌风貌
与此同时为抗议市政公所填盖西濠西濠船户拟连同歇工并发出公启称:我数万船户生计专靠西濠度活。但自1月23日以后我等船户几无日不惨受四周巡警鞭笞。市政公所非一二人之公所即巡警亦系我粤人民脂民膏所供养不意共和政体竟有如此狠毒手段现该管警区已限我船户1月25日一律退出西濠不得复入我等船户不能不联同粪埠水艇一律歇工恐不出三日而柴米各艇及尿粪各艇停滞四周商民诸多窒碍非谓我等挟制实因警员形势所迫也。
1月26日文澜书院致函报界称:市政公所盖濠筑路填窄西濠饬令警区驱逐船户禁绝船艇收支西濠所有倚西濠生活之疍民生计尽绝;城西北各街的粪便屎尿因无船清倒而停积屋内臭气熏蒸大碍卫生人民未受马路之利而先蒙现在之害。敝院众绅异口同声请当道速将门路改移造福生民。
2月7日三十二街清濠公所荟萃各街代表百余人在某街公所集议对策。
称:“市政公所话(说)填就要填话(说)拆就要拆掉臂利害不恤人言前清时代亦无如此专制……市政公所系受我市民委托凡事须征集我市民公意。今填盖西濠我市民认为有碍市政公所自应收回成命以顺舆情。
”
有道是水通财通大观河两岸因此而发育为西关商业区西濠口也因此而生长为全城的交通枢纽和最繁盛之地——清末民初享誉中外的西濠口港澳汽船码头(西濠口铁码头)、广三铁路西濠口车站、广九铁路西濠口车站均高度集中在西濠口;粤海关、广东邮务治理局、城外大新公司(今南方大厦)等高峻上机构和修建以及各大行栏也高度集结在西濠口一带。
西濠与西濠口
清末广州珠江岸边聚集的船户(约翰·汤普逊摄)
3月5日14:00九善堂、总商会、商团、维持公安会、文澜书院及自治研究社各大绅、各坊众代表等假座下九甫文澜书院自治研究社大聚会会议议。一致通过“呈请当道速取消盖濠筑路案”。
坊众则进一步提出:政府若不取消盖濠筑路案“则各市民均以不纳税及房捐、警费为最后之解决坚持到底务达目的为止。”
二、由十八街各举代表一人联赴市政公所将西濠形势及各街土地低洼实据面向曹汝英坐办沥陈请仍照前定怡和大街门路免予更改。
广东省城变身为广州市是从1918-1920年的“拆城筑路”开始的历程曲折万事不顺——拆城墙遭遇附城商民的群起抵制;拓展府学东街为马路遭遇广府学宫众绅及粤藉京官的强烈谴责;集股修建电车路遭遇“爱国”议员的千般刁难;盖濠筑路则遭遇“西濠风浪”。
其中“西濠风浪”所蕴含的城建教训或许值得今人深思。
位于羊城下九甫西来初地四周的文澜书院筹建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面宽16米进深21米占地面积336平方米。清道光之后入读文澜书院的人数日少至光绪年间已不再收生并演变为“西关绅商的公局”(南海知县杜凤治语)省城绅商多于此聚议众事清濠公所即附设其中文澜书院不仅给清濠公所提供厅房等议事园地还为清濠公所配备少量的日常管事人员甚至代清濠公所行事。
清濠公所并非政府机构而是民间自治组织。事实上除文澜书院之外西关尚有三十二街清濠公所、十八街清濠公所等多个以街区冠名的清濠公所卖力治理濠涌水利事宜。
广州“南临海”向有水城之称。
直至1918年底拆城墙辟马路之前城厢工具走向的玉带濠城郭南北走向的东濠、西濠以及西关的大观河与众多濠涌配合组成了一个水运交通网无论官民其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日常生活用品主要靠四乡甚至外洋自河渠濠涌运输入城;而所有人的粪便排泄物均由屎艇通过濠涌水运出广州。
文澜书院与船户历陈填盖西濠之害
1月28日受三十二街清濠公所委托粤省商团团长陈廉伯等致函督军、省长及市。
本文来源:博亚体育app官网入口-www.bgsbzl.com